電影《小兵張嘎》觀后感。
幼兒教師教育網專題“電影《小兵張嘎》觀后感”推薦內容。
看電影的視角不同,我們對電影的理解也會不同。很多想法就是在觀看的過程中不斷涌現,在空閑的時候寫一篇觀后感是一種非常好的選擇。觀后感可以讓我們對電影有更深層次的見解和解析能力。那么您對于作品的觀后感都有哪些新的感悟呢?因此,欄目特意整理了電影《小兵張嘎》觀后感怎么寫,為方便后續閱讀,請你收藏本文。
電影《小兵張嘎》觀后感怎么寫(篇1)
星期三下午,我們五年級同學興致勃勃地觀看了一場愛國主義影片——《小兵張嘎》。張嘎是一個帶有幾分傳奇色彩的小英雄。他幾分調皮,幾分任性,幾分機智。
有一次,張嘎與八路軍戰士羅金保叔叔扮成西瓜販子出來偵察老鐘叔的消息,正巧碰見了鬼子的胖翻譯。胖翻譯來到他們的瓜攤前,拿起一個瓜一拍,見瓜不熟,隨手扔了,又拍開一個瓜,見紅瓤黑籽,便餓鬼投胎般吃了起來,嘎子氣得直瞪眼,正想揮拳揍他,羅金保攔住了嘎子,對胖翻譯說:“你吃瓜也不問價錢吶!”可胖翻譯蠻橫十足,嘎子見了拿起西瓜便朝胖翻譯砸去,砸得胖翻譯蒙頭轉向,結果嘎子他們繳了胖翻譯的槍。
看到這兒,我們不禁拍手叫好??赐暧捌?,嘎子的形象總在我的腦海中浮現。嘎子與我雖然是同齡人,但一相比真是天壤之別,嘎子敢進鬼子司令部,而我在課堂上競不敢舉手發言;嘎子能端掉鬼子的炮樓,可我一遇到難題就畏縮不前;嘎子愛憎分明,而我明明看見同學做不好的事情競不敢當面指責……
嘎子雖然是作家在戰火銷煙的戰爭年代中虛構出來的一個小少年英雄,可他的一言一行,他的可貴精神,很值得我們青少年去學習。YjS21.cOM
電影《小兵張嘎》觀后感怎么寫(篇2)
《小兵張嘎》是一部抗日題材的影片,在觀看之前,我就聽媽媽講過好幾次了,媽媽說那是她童年時代非常喜歡的電影。
“小兵張嘎”是個很機靈可愛又勇敢的十三歲孩子,因為充滿了嘎氣(方言,大概是牛勁、犟勁的意思吧),人稱“嘎子”。影片講的是在鬼子的一次掃蕩中,嘎子奶奶為掩護八路軍英勇就義,而八路軍的老鐘叔也被鬼子抓走了,嘎子悲痛欲絕,他決心報仇,毅然出發去尋找抗日隊伍,在此過程中,雖然因為“嘎氣”而犯過不少錯誤,但也因為“嘎氣”立下很多戰功。最后,終于在區隊長和戰士們的幫助下,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八路軍戰士。
嘎子和其他孩子一樣有時會很淘氣,譬如說和胖墩打架、堵胖墩家的煙囪,繳來敵人的*不肯上繳,偷偷藏在鳥窩里等。但犯了錯誤他能勇敢地承認,在敵人面前更從不畏懼。他機智勇敢,喬裝成賣西瓜的小販,用自己的木頭手*繳了胖翻譯的“真家伙”;在敵人的據點里,他和鬼子斗智斗勇,使我們的主力部隊順利地拔掉了敵人的崗樓、救出了老鐘叔。戰斗勝利后,嘎子終于把藏起來的手*上繳了,區隊長為了獎勵他,把他繳來的手*發給了他,還正式宣布嘎子為真正的偵察員。嘎子真是個好樣的小英雄。
通過觀看這部老片子,我了解到日寇的兇殘和他們對中國人民曾經犯下的罪行,也從小兵張嘎身上學到了許多優良品質。我要以嘎子為榜樣,努力學習、不怕困難、勇于改正缺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做個優秀的少先隊員。
電影《小兵張嘎》觀后感怎么寫(篇3)
自小我就喜歡看愛國抗戰影片,通過影片,我知道了很多抗日小英雄:王二小、雨來、張嘎等。時間的年輪無法掩飾他們曾經的光輝事跡,他們強烈的愛國情操影響著一代又一代… …
其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小兵張嘎》這部電影。影片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冀中白洋淀有個男孩叫張嘎,他聰明勇敢,綽號“嘎小子”的故事。國難當頭,家破人亡,特殊的環境讓他毅然決然地走進了革命隊伍,成為革命隊伍中年輕的一名士兵。他一身“嘎氣”,倔頭犟腦卻又聰慧勇敢,膽識過人,有時喜笑顏開,有時也會抹眼淚。同是花季少年,我們在父母懷里撒嬌,生活在蜜罐中,而嘎子卻以抗戰救國為己任,歷經艱辛,找到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配合偵察排長羅金保執行任務,在攻打敵人崗樓等戰斗中,發揮了很好的配合作用,里應外合,全殲敵人,救出老鐘叔,也替奶奶報了仇。我想,中國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為有千千萬萬個小兵張嘎們為中國革命取得成功立下了汗馬功勞。
國慶期間,我有幸隨父母去了一趟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安新縣的白洋淀景區旅游。徜徉在這個嘎子當年戰斗過的地方,腦海中映射出影片中的畫面:有利的地形,駕小舟出入蘆葦蕩中,神出鬼沒,聲東擊西,輾轉茫茫河淀上,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譜寫出一曲曲白洋淀人民抗日救國的凱歌……
如今,我們的生活遠離戰爭和硝煙,這是無數先輩用血肉之軀和鮮血換來的,我深深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應該倍加珍惜,除了學習更多的知識本領和技能以外,要熱愛集體,熱愛國家,繼承和發揚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團結一心,奮發圖強,用我們的雙手和智慧把中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強國!
電影《小兵張嘎》觀后感怎么寫(篇4)
看完了《小兵張嘎》電影,我覺得張嘎子很勇敢、孝順。
當嘎子的奶奶被日本鬼子殺害了,抓走了八路軍的傷員。他為了給奶奶報仇,自己一個人過河去找八路軍,當上了小八路。在戰斗中,他一個人勇敢的活捉了一個鬼子。在捉鬼子的過程中,鬼子向張嘎子開了槍,“砰”地一聲,子彈朝張嘎子飛過去,打到了張嘎子的屁股,但張嘎子還是把鬼子捉住了,可是,他沒有把弄到槍的事說出來,他怕又收了他的槍,因為他要為奶奶報仇!
在療傷期間,為了老百姓,甘愿犧牲自己。敢在鬼子面前說自己就是他們要找的小八路。小小年紀當八路是件很難的事情,但是張嘎子卻能做到!因為他不怕吃苦,不怕犧牲,在最后的戰斗中,嘎子用自己的機智勇敢,用衣服、柴火點燃了炮樓,幫助部隊取得了戰斗的勝利,可真厲害。
我要學習嘎子孝順、機智勇敢、不怕困難的精神,長大以后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不僅要孝順自己的爸爸媽媽,更要熱愛自己的祖國!
電影《小兵張嘎》觀后感怎么寫(篇5)
今天,班主任帶領我們看了《小兵張嘎》這部電影。這部影片主要描寫了抗日戰爭時期,在河北省白洋淀的一個叫“鬼不靈”的村子里,有一個調皮可愛的少年—張嘎子,他和奶奶相依為命。有一次敵人來掃蕩,殺了為掩護八路軍的奶奶,抓走了小嘎子的朋友老鐘叔。小嘎子下決心要為他們報仇,于是從一個調皮的'孩子變成了一個成熟合格的小八路軍戰士,引發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故事。
看了這部影片,我為小嘎子的機智勇敢堅強不屈不撓的精神所感動。在殘酷的對敵斗爭中,嘎子勇敢地面對,機智巧妙的與敵人周旋,一次又一次出色地完成了游擊隊交給他的任務。他正是抗日戰爭中千千萬萬個抗日小英雄的代表。在血雨腥風的環境下,他堅強勇敢、積極面對困難,他正是我們現代青少年學習的榜樣。我們生在紅旗下,在父母和老師的精心呵護下茁壯的成長,本應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但有些同學浪費光陰,荒廢學業。湖北某市有個小學生沉迷網游,難以自拔,學習一落千丈,家長為幫其戒除網癮,竟帶著孩子徒步沿路乞討到南京大學。這類少年與嘎子相比應該感到多么慚愧啊!有些同學遇到一點挫折就尋求父母與老師的幫助,不能像嘎子那樣積極的去面對。有一次,跳繩比賽上有一個同學把腳磨了一個大水泡,哭哭啼啼地給家長打電話,讓家長把他背回去。這樣的孩子就是溫室里的花朵,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將來怎么能承擔大任?
我們應該努力學習,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不辜負老師,家長對我們的殷切的希望,爭做新時期的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