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
收獲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為了進行良好的教學,教案是必不可缺的,教案可以幫助普通教師豐富教學經驗。怎么將教案寫的簡潔明了呢?以下由幼兒教師教育網收集整理的《關于幼兒園認識圖形教案》,供你閱讀參考,并請收藏本頁面!
關于幼兒園認識圖形教案 篇1
目標:
1.通過在貼有各種生活用品或玩具圖案的游戲板上找出含有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等的物品,進一步認識這些幾何圖形。
2.發展觀察力與專注力。
準備:
1.50厘米見方的游戲板一塊,上面貼有常見的生活用品或玩具圖案,如像三角形的物品有三角尺、飯團、三角旗、三角圍巾、三角鐵、紅領巾等,像圓形的物品有鐘、臉盆、方向盤、西瓜、輪胎、手表、硬幣、瓶蓋、戒指、眼鏡、餅干、披薩、蛋糕等,像長方形的物品有相框、長板凳、皮夾、鉛筆盒、電視機、手機、包、窗戶、銀行卡、面包車、長方體積木、牛奶盒等,像正方形的物品有巧克力、交通標志、椅子、靠墊、化妝盒、桌子等(見圖1)。
2.骰子一個,六面分別貼有圓形、長方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幾何圖形(見圖2)。用兩種顏色的毛根做成的圈圈10個,每種顏色各5個(見圖2)。
玩法:
1.該游戲可一人玩,也可兩人玩。
2.幼兒獨自游戲時,先擲骰子,觀察骰子朝上的一面是什么圖形,然后在游戲板上尋找與骰子上所示幾何圖形相對應的生活用品或玩具圖案,并取一個毛根圈圈放置在該生活用品或玩具圖案上。游戲可反復進行,直至把5個毛根圈圈放完。
3.如果是兩人游戲,可以一個幼兒擲骰子,說出骰子上所示的幾何圖形,另一個幼兒在游戲板上找出與這個幾何圖形相對應的生活用品或玩具圖案,并放上一個毛根圈圈。游戲可反復進行,直至把所有圈圈放完。
規則:
1.要根據骰子所示的幾何圖形尋找游戲板上與之相對應的生活用品或玩具圖案,只有找對了,才能放上一個毛根圈圈,不能隨意放在什么位置上,也不能多放。
2.游戲中幼兒可互相檢查毛根圈圈是否放置正確,放錯的圈圈要拿出。
3.只有把毛根圈圈都放完了,游戲才能結束。
評析:
小班幼兒雖然通常已能指認卡片上的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和三角形等幾何圖形,但對于日常生活中各種物品的形狀大多不會關注,有的對辯識物品形狀還存在困難?!皥D形寶寶找朋友”游戲目的在于幫助幼兒將已有的對幾何圖形的初步知識與對周圍生活環境中各種物品形狀的認知經驗建立起聯系,以培養幼兒的幾何圖形抽象能力。所以,在游戲材料的設計上,教師有意提供貼有各種生活用品或玩具圖案的游戲板,通過“擲骰子―辨圖形一找物品”,讓幼兒觀察與辨識,并根據平面的幾何圖形找出與之相對應的生活用品或玩具,從而抽象出各種生活用品或玩具的幾何圖形特征。而之所以用毛根圈圈做輔助材料,一方面是因為其有輕便安全、便于取放的特點,另一方面則是考慮到它具有游戲檢驗與游戲激勵的功能。
教師對這一游戲的指導重點宜放在幼兒對生活用品或玩具某一特征的辨識及其圖形的抽象上。比如,骰子上顯示的圖形是長方形,幼兒既可以選擇將毛根圈圈放在面包車圖案上,也可以選擇將毛根圈圈放在長方體積木圖案上,因為它們的外形都具長方形特征。如果教師發現幼兒已能熟練開展這類游戲,則可以在骰子的每個面上同時設計兩種圖形,以提高游戲難度。當骰子的某一個面上是長方形和圓形時,幼兒就必須尋找一個包含這兩個圖形特征的生活用品或玩具。比如,幼兒可以選擇面包車圖案,但不可以選擇長方體積木圖案,因為“面包車”圖案符合要求:它的車身是長方形的,輪子是圓形的。
關于幼兒園認識圖形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尋找各種圓形和方形的物體,了解其主要特征。
2、認識漢字:圓、方。
3、在活動中大膽地進行操作活動,認真涂色。
【活動準備】
圖片:皮球、太陽、桌子、椅子……,實物照片,照相機、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手指游戲:找朋友。
二、講述故事《圓圓和方方》。(零思考方案網 www.03kkK.com)
故事:有一天,圓圓和方方吵架了,……圓圓和方方為什么吵架呢?(教師邊講述故事邊演示教具。)
三、認識圓和方。
1、出示“?”。
問:剛才你們聽的故事中,圓圓都找到了哪些朋友?(皮球、太陽……)
2、出示“圓”字,
問:這是什么字?(圓圓圓,太陽圓,圓圓圓,皮球圓,……)
3、小結:出示“圓”字,告訴幼兒所有圓的東西都可以用這個字表示。
4、出示“?”。
問:方方找到了哪些朋友?
5、出示“方”字。
問:這是什么字?(方方方,方,方方方,方)
6、小結:出示“方”字,告訴幼兒所有方的東西都可以用這個字表示。
四、找圓圓和方方的朋友。
1、請幼兒幫老師找圓圓和方方的朋友。
2、幫小伙伴找圓圓和方方的朋友。
3、出示照相機。
師:我們一起來找找教室里有沒有圓圓和方方。(幼兒找,教師給他們拍照。)
4、出示照片。
師:老師也找到了許多圖形,我們一起來看看。(教師將拍攝的幼兒園中的景物給幼兒看。)
五、幼兒操作。
請幼兒看圖找圓圓和方方的朋友,并涂上顏色。
六、請幼兒將涂好的作品去送給圓圓和方方。
關于幼兒園認識圖形教案 篇3
(2)教師小結圓柱體的特征:直直的,上下一樣粗,兩頭是圓的,平平的。
2.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
(1)分別出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積木,請幼兒找出和圖片上的哪個圖形是一樣的?它們叫什么?找一找它們都有幾個面?(6個平平的面)
(2)請幼兒找出它們的不同點。(長方體:長長方方的,大小不一;正方體:四四方方的大小一樣)
三.幫助幼兒鞏固對圖形的認識:
1.分別出示不同的立體和平面圖形幼兒說說名字。
2.教師描述一種圖形的特征,幼兒猜出相應圖形的名字。
四.幼兒操作:
1.分發幼兒操作用書,請幼兒翻到第14-15頁。
2.請幼兒看看14頁畫面上的積木有哪幾種,并進行點數,將玩具卡上的數字取下,貼到方框里。
3.再請幼兒看第15頁的畫面,引導幼兒從數量和積木種類上判斷哪一個是正確的積木造型。
關于幼兒園認識圖形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年齡較小,思維能力相對較差。選擇認識圖形這一活動內容,符合幼兒對新事物探究的心理特點。在活動過程中,在圖形這一抽象事物認識化為實際意義的表征,幼兒通過直觀教具和動手操作的輔助,把原本這種枯燥的內容轉換成生動有趣,操作性強的教學活動。
1、說教材
選材理由:
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精心設計的若干個生動有趣的小游戲貫穿整個活動。其中,每個游戲中都蘊含著針對性較強的獨立知識點,與此同時,各個游戲之間仍體現著循序漸進式的連帶關系,力求讓幼兒在輕松愉快氛圍中,較扎實和透徹地掌握三種圖形。
2、 說目標:
① 幼兒愿意參加數學活動
② 認識三角形、圓形、和正方形
③ 對生活中常見的形狀感興趣
2、說方法
為了充分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強達到教學目標:在教學中貫徹直接性、游戲性原則,同時運用了觀察、操作等教學方法?;顒舆^程中,教師要使每個幼兒都得到發展。在情感方面,還培養了幼兒樂于助人的精神。
最新幼教資訊新鮮送,敬請添加博愛人微信號491870101
3、說過程
整個活動分為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 情景導入
第二環節 認識圖形
第三環節 圖形分類
第四環節 延伸活動
第一環節 :情景導入。通過手指操引起幼兒求知欲,吸引幼兒注意力,導入主題。
第二環節 :認識圖形。借助蒙氏幾何圖形嵌板。使用圓形櫥、四邊形櫥和三角形櫥。教師要先做示范,讓幼兒初步了解三種圖形。教師可提出一些啟發性的問題:這是怎么樣的?
第三環節 :圖形分類。這是整個活動的主要部分。以直觀感受為主。因此,在此環節教師采用生活游戲的方式,引導幼兒主動參與到游戲中,使幼兒在有趣的情節游戲和奇妙的想象中,進入奇妙的數學世界,感受到數學的快樂,并解決游戲和生活中的困難。
第四環節 :延伸活動。尋找周圍有哪些東西是與這三種圖形相似的,讓幼兒從另一個角度進行感知圖形,進一步提高幼兒的觀察力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的《關于幼兒園認識圖形教案4篇》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幼兒園教案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園教案專題,希望您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