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不打無準備之戰。作為教師必須在課前準備好教案,教案要能夠做到理論聯系實際。你知道應該從哪幾個方面著手去故事一份完美的教案嗎?在這里,你不妨讀讀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及反思通用版,如果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話,請關注本站。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及反思通用版(篇1)
《語文課程標準》第一學段對識字提出了這樣的要求: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所以語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識字量大,幾乎每一課都編排了十幾個生字。識字編排很有特點,往往是一篇小韻文中包含十幾個生字。就拿《日月明》一課來說吧,13個生字和一篇提示會意字構字特點的小韻文,既要使學生把韻文讀得朗朗上口,又要使學生興趣盎然地認字,可以說并非易事。為了設計好這節課,我一面反復閱讀教材,領會其特點,設計了以明、鮮兩字引路,學生主動學習其它會意字的大思路;一面又翻看了《漢字的演變》一書和《古代漢語詞典》。通過學習、查閱,我把握住了會意字的特點,將較難理解的眾、森等字制作成了課件。一切準備就緒,望著大塊的學生主動學習設計,我真是不知道課堂上會出現什么樣的情況。
第二天,我帶著滿腦子的疑慮走進了課堂。當我以課件出示日月的圖畫,而后出現明時,學生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過來。他們有的說明是由日和月組成的;有的說日很亮,月也很亮,明就更亮了。緊接著我出示了鮮字,問他們看到它,你又發現了什么?時,學生們有的說:魚肉很好吃,羊肉也很好吃,鮮應表示更好吃了。有的還說:魚肉、羊肉都很有營養,鮮就代表好吃,還很有營養。他們的主動與活躍漸漸驅散了我心中的疑慮,帶給我驚喜。學生主動學習其它會意字時,主動學習意識強烈,敢想,敢說,尤其問題意識濃厚,如有的學生說:男人力氣比女人大,所以男人就在田里干活。平時最調皮的宮翔宇問:老師,滅火要用水,為什么上邊不是水字呀?他這一問,我還真是沒想到,我誠懇地夸獎他:你可真善于觀察、思考,這個問題老師還真沒查到呢?還沒等我說完,李小西則高高地舉起了手,在我的示意下,他站起來說:我知道!一表示一個大蓋子,蓋到火上,火就能滅。他們精妙的想像,精彩的回答,大膽地發問著實又給了我一個驚喜。一節課在極為融洽、民主,學生熱情高漲的氛圍中愉快地進行著,使教者與學者都身心愉悅。
激動之余,不由得提起筆將興奮記下:首先,作為一名面對新課程挑戰的教師要學會去向書本學習,學習理論,開闊視野,尋找解決的辦法后,再回到課堂。一個四肢不勤,頭腦懶惰的教師是永遠走不進新課程的。同時使我深深感覺到自身的知識儲備太少,還這么滿足不了學生的需要。這就要求自己要多讀書,多積累。因為課改下的課堂很難預料會出現什么樣的突發情況,一旦需要,才不至于臨時抱佛腳,也只有厚積才會薄發。
其次,使我更加認識到:老師立足于教,是為了不教的教學思想。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從具體的指導中悟出方法,悟出路子,然后再丟開老師這根拐杖,自己獨立前行。心理學家奧托指出:我們所有的人都有驚人的創造力。作為教師要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去想,去問,去說,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好奇心和興趣。
第三,作為今天的教師應該擺脫掉弟子不能賢于師的說法,以及好為人師的指導。在教學中要保持一種與學生共同學習、探索的心態,嘗試著俯下身子,與學生平等對話、交流。
第四,教師也要學會傾聽,要認真地傾聽孩子們的發言。只有這樣才能對他們做出正確的評價,才能更好地保護孩子稚嫩的心。這節課上宮翔宇說:老師,眾上邊的一個人是領頭的,下邊的兩個人是跟在他后頭的。因為著急快點進行教學,我就沒有聽清,錯誤地指導道:你說的是種地的種,不是這個群眾的眾,應該這樣寫。隨即板書了一個種地的種。孩子悻悻地坐下了,一臉的不高興。課下,是其他同學告訴我,我才知道的。于是我向宮翔宇真誠地道了歉,才得以沒有傷害到孩子,否則我的一句錯誤評價將對這個孩子造成多大的傷害呀!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及反思通用版(篇2)
[設計理念]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法的選擇,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本教學設計就力圖體現這一教學理念,以讀為根本,以動人為研讀專題,開展研究性閱讀,采用板塊式設計,從整體感知形成專題、深入研讀、推理想象到拓展延伸,從整體入手(初步整體感受)──部分(抓住重點、難點、特點研讀)──整體(感受和領悟寫法、學法的升華),體現閱讀教學的基本規律、基本程序。另外,通過研究性閱讀這一載體,努力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發展學生個性,在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的同時,促使學生收集資料推理假設對照驗證等科學方法論的初步形成。
[設計特色]
一、在探究閱讀中實現情感升華
整個教學過程以情為主線。人本主義學習理論非常重視認知與情感結合,極力突出情感在教學中的作用,以便能形成一種認知與情感之間的協調活動為主線、以情感作為教學活動的基本動力的教學模式。本課教學就努力體現這一理論,(感知動人感受動人探究動人想象動人感悟動人)層層推進,環環相扣。從具體教學環節上說:
1、導入時激發情未成曲調先有情
課一開始,教師就以今天,我們一起用心來感受一位偉大的女性。為開
白導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利用了學生的閱讀期待。以一種未成曲調先有的情來感染學生。接著以這樣的一位女性,我們心底里為她驕傲。那么,我們就來讀一讀這個故事引入讓學生在高漲熱情地驅動下投入自主閱讀中。
2、初讀時感受情隱隱春山淡淡情
在初讀環節中,讓學生自由讀文,初步感受故事動人。同時也推動自己情感的提升,展開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通過誰來說說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來展示學生初讀的成果,進而引出研讀專題。
3、研讀中深化情情漸深入漸無窮
那課文哪些地方寫出了這故事的動人呢?請再讀課文,用橫線劃出,用序號標出。劃好地請先去讀一讀,體會它的動人。并自己選擇一動人之處進行研究。并進行了學法的引導:自讀理解體會想象交流體會朗讀展示,通過開展研究性閱讀,讀悟結合,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動人,提升自己的情感。
4、交流中展示情一言一語總關情
在交流過程中,讓學生體會想象當時的情景,談自己的體會,(樂意遠嫁他鄉、
歷盡苦傳文明、受到熱烈歡迎)再進行有感情地朗讀,此時學生的一言一語都是真情的流露,內心的告白。而且在交流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有了碰撞和啟發,進一步深化了各自己的認知理解和情感體驗。
5、想象中深化情情到深處不言多
本文重點只是講了進西藏時的動人故事,她在西藏生活了四十多年,和西藏人民一道建設西藏,肯定還發生許許多多的動人故事。請根據課本提供和你自己掌握的信息,推想一個動人的場面,并用筆寫下來。讓學生學會收集材料,學會推理想象,并內化自己的情感。
5、回歸中內化情情到心處自然真
這個故事動人,我們也想象了動人,讓我們再讀課文,想一想,這些都是因為誰而動人呢?(文成公主)是的,因為她的什么而動人呢?讓我們再一次感受文成公主的動人吧,再讀課文。通過初讀、研讀,交流,此時學生的情感已達到與文本的共鳴,此時的讀也自然能有情有感了。
6、拓展中延伸情此情綿綿無絕期(WWw.676U.coM 個人總結網)
這個故事動人,我們也想象了動人,讓我們再讀課文,想一想,這些都是因為誰而動人呢?(文成公主)是的,因為她的什么而動人呢?(為了人類的和平,民族團結進步的自我犧牲精神)根據已有的資料,(課文和已收集的)再上網或查資料,寫一篇以《中國偉大的外交家文成公主》為題寫一篇文章。通過引導點撥,回顧全文的動人,讓學生領悟到所有的動人都是因為文成公主,因為她的為了人類的和平,民族團結進步的自我犧牲精神。從而讓學生的情感得到真正的提升,實現認知的構建。
二、在探究閱讀中發展學生個性
讓每個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和完善,這是人的本性要求,也是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
1.充分發揮研讀的自主性
研讀的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自主地閱讀獲取和運用,它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真正成為了閱讀教學課堂的主人。每一個學生都蘊藏著想學習的可能性,每一個學生都擁有學習和發展的權利。當學生們進行研究性閱讀時,學習活動愈是自主,那么研讀的過程就愈是反映學生的個性,就愈能發展學生的個性。因此,我們教師就必須真正把學習的自由還給學生,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把學習的空間還給學生,把學習的歡樂還給學生,讓學生有充分的條件去自主探索,去讀書研究,真正實現自我發現和發展。而教師的指導則主要在于營造一種有利于學生進行研究性閱讀的環境和氛圍,使課堂上產生融洽的師生情感,積極的情緒體驗,讓學生在知識的探索、能力的發揮上達到最佳狀態。盡量讓學生獨立觀察,盡量讓學生獨立思考,盡量讓學生多讀多說,盡量讓學生總結歸納,盡量讓學生多練多做。變課堂為一個充滿創造與發現的樂園,從而充分發揮研讀的自主性,使學生個性發展獲得最佳效果。本課教學從初讀感知到選擇性檢查,再到研讀專題、交流匯報、推理想象無不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
2.著力提倡感悟的獨立性
英國教育家洛克說:每一個人的心靈都像他們的臉一樣各不相同。正是他們無時不刻地表現自己的個性,才使得今天這個世界如此多彩。語文課正是師生個性自由馳騁的領域,語文教學培養學生個性的關鍵在于引導學生去獨立自主地感悟。
研讀是學生獨立研究教材的學習行為,在這個過程中產生的感悟,必然會有些不同,帶有濃重的個性化的傾向,所謂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是因為,每一個學生具體的閱讀,有著各自注重的焦點,每一位學生的理解,都與原有的知識水平、認識能力、生活經驗和閱讀習慣等有關。即使對同一篇課文,不同的學生在同一教師的指導下,也會產生不同的感悟,甚至同一學生在不同的時間和環境里,對同一課文的感悟也會有差異。在研讀的過程中出現學生獨立自主的感悟,是正常的、健康的、可喜的,教師要珍視、尊重并大加鼓勵的,正是學生這種不同的閱讀感悟。這種個性差異的閱讀感悟,對于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個性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教學中,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認識和理解,如學生的讀,學生的對動人點的選擇。當然,同時教師也注意了正解價值觀的導向。
3.努力展現交流的真實性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學生的腦力勞動中,擺在第一的并不是背書,不是記住別人思想,而是讓學生本人進行思考,也就是說,進行生動地創造。
在研讀這種課堂模式中,學生的課堂交流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在這個環節中,學生有機會展示自己的研讀成果,并與同伴交流,在交流中獲得發展。因此,我們要努力展現課堂交流的真實性,交流時,鼓勵學生亮出自己的觀點,允許學生獨樹一幟;允許學生與老師爭論,允許學生隨時質疑,允許學生自由表達,也允許學生保留看法。學生不唯書,不唯上,不迷信教師,敢于標新立異。正確引導和熱情鼓勵那些平時會要小聰明、能使出雕蟲小技和敢于吃螃蟹的學生,從而促進學生個性的充分發展。
課堂是允許出錯的地方,教師尊重學生的人格,講對了要肯定、贊揚,講錯了進行熱情幫助學生糾正。應該允許學生嘗試錯誤,體現課堂交流的真實性,為學生創設一個自由發展的思維空間,使每一節課在每位學生的心目中都成為施展才華的舞臺。學生站起來發言,回答正確與不正確一樣看待。當聽到學生精彩的發言時,老師帶領全班同學表示向他學習;回答不正確時,老師說:感謝你的一參與,再想想應該怎樣做,等會兒請你回答好嗎?
回答問題無論正確與否,只要學生積極地參與討論交流,真實地展示自已的學情,就有機會促進自己的個性發展。
4.真誠尊重學習的選擇性
要發展學生的個性,就必須真誠尊重學生學習的選擇性。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留下充足、自主的時間和空間,從而讓學生在學習中有更多選擇的機會。從根本上講,學生的學習活動是創造性的勞動過程,創造性越高,學習的效果應當越好。然而,由于學生長期按教師的指令學習,只會用劃一的方式去學習,這必然使學生的創造性受到限制。學生也由于長期失去個人選擇的機會,個人的發展也必然受到了壓抑。讓學生在自主的學習中學會選擇,在選擇中學會判斷,給每一個學生自主性的活動實踐的機會,尊重學生對學習的選擇,才能使活動具有真正的教育價值。
自主選擇是一種主體意識、主體行為、主體能力的體現。我們在進行研究性閱讀時,就應在更多的環節上,變教師的指令性為學生的選擇性,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初讀課文時,檢查一下學生是否真的讀通了課文,讓學生自己選擇和同伴一起來分工朗讀課文,讓學生選擇一個最難讀的句子,或者挑一個自已認為寫得最美的句子來潛心品讀把讀的選擇權充分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深讀課文時,啟發學生去提煉了課文的主線,然后開門見山地提出研讀專題,學生充分地展開有選擇性地學習,選擇自認為最動人的一處進行研讀。此時,我們可以把學的選擇權交給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研讀的質量。
同時,在布置作業時,我們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有層次性的作業練習,允許學生在作業的數量和深度上有一定的選擇。把選擇的自主權大膽地交給學生,充分相信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有選擇地完成作業,這樣無疑會大大激發學生的自主意識,更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
三、在探究閱讀中轉變學習方式
通過研究性閱讀這一載體,努力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發展學生個性,在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本課教學以自讀自悟為主,提倡學生的自主學習,同時,在自主學習中有所得有所感的前提下開展合作交流,先同桌后全班,使學吸取別人的精華,促進學生的共同發展。在閱讀中引導探究學習,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從哪里看出它的動人?選擇一處研讀,為什么動人?確立研讀專題后,開展板塊式研究性閱讀。積極引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實現從體驗到構建,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培養了學生探究創新的能力。
四、在探究閱讀中滲透科學方法論
本課教學從上網收集資料補充課文的背景材料,從情境推想人物的內心世界,從情境推想在四十多年里,為建設西藏,還有哪些動人的故事?這是本設計的亮點,進一步拓展延伸,在推理的同時讓學生說明推理的理由,并讓他們再到網上、圖書館查詢資料,進行驗證,以促使學生收集資料推理假設對照驗證等科學方法論的初步形成。讓科學方法論承載語文本體,為學生終生持續發展奠基。
[不足探討]
1、本課教學中,教師放手還不夠,唯恐學生理解不到位,扶得太多,導得太多。使學生的個性閱讀未能充分展開。
2、朗讀指導還不夠到位,因為個性閱讀未能充分展開,使部分學生對文本的感受深度不夠,感情沒有達到共鳴。
3、時間的安排上,研讀第一個動人之處,時間過長,導致后面的推理想象時間不夠,學生的想象不能充分展示,從而造成亮點不亮。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及反思通用版(篇3)
《圓圓的沙?!肥潜睅煷蟀嫒昙壣蟽灾械囊黄捁适?,課文采用對話的形式敘述了一顆圓圓的沙粒不被同伴們的議論動搖,鉆進蚌殼里,幾十年后變成了一顆閃閃發光的珍珠。從而告訴人們只要朝著預定的目標,堅定不移的努力,就能實現美好的愿望??僧斘蚁驅W生提出:讀完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時,學生的回答卻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生1:讀完這篇課文,我覺得這篇課文想告訴我們不能像其他的沙粒那樣嘲笑別人。
生2:圓圓的沙粒跟丑小鴨有點像,不自暴自棄。
生3:老師,我們已學習了《我想》這篇課文,知道了要去遙遠的地方,要和爸爸媽媽商量商量,所以圓圓的沙粒要想鉆進蚌殼里變成珍珠也要和爸爸媽媽商量。
在傳統的教學中,學生成了圈養的動物,個性受到壓抑。但在今天,學生的思維是敏銳的,有著自己看問題的視角。作為教師,要明白,學生的潛能是氣體你給其多大的空間,他就有多大的體積,學生的個性是晶體他們各有自己獨特而美麗的晶型,強迫他們按照你的意志去塑是不行的。因而在教學時,我充分地尊重他們的個性,努力地構筑適合他們思維種子發展的土壤,并使之萌發、破土、成長、壯大,如此最大限度地發展。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及反思通用版(篇4)
我在執教《雪被子》閱讀教學中,當我提出讀了這篇課文,你了解到了什么或想到了什么這一問題后,有的學生說:我知道了,雪被子能為小麥苗保暖,也能為小麥苗擋風。這是學生從書中了解的內容;有的學生說:讀了課文,我仿佛看到了小麥苗正在跳集體舞,也仿佛看到了小麥苗正在唱豐收歌。這是學生在談自己的感受。學生不同層面的回答回答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是教師開放性的問題設計大大激發了他們的思維,使學生有話可說,創造性也因而得以發揮。
《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以前,我們常常把教師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作用看成是此消彼長或彼消此長的關系,仿佛若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就必須要削弱教師的主導作用,反之,如果強調了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的作用,就必然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的主體作用,正在于調動學生的主體精神,如何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創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情境
創設學習語文的境遇是發展兒童心靈的首要方法。不論閱讀或作文,教師首先要創設一個富于激發兒童情緒、情感和思想的情境,將兒童引到情思的情境之中,當兒童的情思被激發起來,使之產生愿意讀書、急于表達的愿望時,讀書、作文才能達到好效果。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李吉林的情境教學,就非常重視一課開始帶有情感的導語激發,她以富于形象,生動、優美的激情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就是在全過程中,也很善于引導、激發兒童的想像、思維和情感。這樣,在教學的全過程中,兒童的思維活躍、情緒豐富,情思綿密。她更重視作文前的情感激發,如帶孩子們去郊外找春天、看秋收、踏雪景,以喚起兒童的歡樂心情,孩子們的情緒高漲,情思活躍,又怎能寫不出好文章呢!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采取各種教學手段,先是以情導入,激發情感;再師生載情讀文,文中悟情,以達到師生情感與文本作者情感的共鳴。在教學《雪被子》第一段時,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小雪花嗎?它會落到什么地方呢?落到麥地里會是怎么樣的情景呢?讓我們一起看看。接著出示圖,讓學生說說體會。身處這樣的意境,學生怎么會不聯想翩翩,奇特的感受就會油然而生。
二、激活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
有人說,一千個讀者的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哈姆雷特都不盡相同,因為每個讀者都給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賦予了獨特的感情色彩。小學生盡管生活閱歷淺,認識理解能力欠缺,但他對周圍的每一件事物都有他獨特的見解。課堂上美麗的雪花、做著快樂的夢的小麥苗以他神秘的色彩,無與倫比的美感,成為對學生富有魅力的場景。跺進雪被子下,扮演小麥苗,使教學內容和學生更為貼近,讓他們以特定的角色帶著情感色彩去學習,在角色體驗的驅動下,這種有我之境可產生一中巨大的無形的導引效應,使他們情不自禁地按自己扮演角色的身份、處境去思考、去表白:我看到了小麥苗在雪被子下跳集體舞的情景,我仿佛聽到了小麥苗在金色的陽光下唱豐收歌
三、學科間的融合激發學生想象力。
音樂和美術具有獨特的魅力,它能夠激發人的想象,這與語文學科應以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力為重點的教學理念不謀而合。在平日的教學中,我們可將音樂和美術引入到課堂中來,根據不同的課文,選取不同的方法,引導學生進入不同的想象,既激起了學生的興趣,又激發了學生的情感,還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在教學第三小節時,進入課文的重點段,學生的學習氛圍也已進入高潮。此時,讓學生來唱一唱《小雪花》,雪花,雪花,滿天飛,你有幾個小花瓣?我用手心捧住你,讓我快來數數看讓歌聲來表達學生當時對雪被子喜歡的心情。課文結束時,你想把它美美的畫下來嗎?正進入意境的學生怎么會不想表露一下自己的真實情境和獨特感受呢?通過畫畫圖,欣賞一下音樂,不僅發展了學生的語言,還使學生的情感得到了熏陶,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而且能讓學生在美好的意境中學習。
努力營造自主空間和創新氛圍,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個性發展,形成獨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的《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及反思通用版》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幼兒園教案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專題,希望您能喜歡!